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参政议政>调查研究
关于把沈阳建设成有特色生态城市的研究与建议
发布: 日期:2010/01/06 来源: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建设生态城市成为我国很多城市发展的目标取向,也在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国家生态城市评选24项指标,沈阳已达标一半。诚然,要获得国家生态城市的称号,我们必须努力,逐一达标。但是,在向国家生态城市要求指标大步迈进的同时,还应突出沈阳自身的生态特色,或者说是,以特色为主线,围绕它展开生态城市的建设。

    实际上,我国其它城市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都自觉不自觉的这样做了。如:北京市以建好城市绿色屏障,扩大城市景观和生活的绿色基质为特点;2003年,上海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中,宣布实施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实现生态型城市与健康城市共建的特点;天津市今年11月决定,将用3年时间,投入总计165亿元资金、建设149项重点工程,全面推进天津生态城市建设。其中重点的“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占总投资的76.6%;广州则以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为特点,推进以"一湖两江三园四山五城"为重点的城市规划建设工程,树立"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城市形象。

    特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沈阳要建设有特色的生态城市意义深远,问题是以什么为特色?我们认为产业生态可作为沈阳生态城市建设的特色。主要理由如下:

    沈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经济总量较大,有利于产业协调、资源、废物综合循环利用。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下,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随着铁西新区大规模动迁改造、浑南高新区、沈北新区的建设,沈阳的生态产业也已初具规模,具备了向特色生态产业发展的优势。

    对照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沈阳在经济发展方面的5项指标有4项未达标,未达标项分别为单位GDP能耗≤0.9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20立方米/万元,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验收比例100%,这都与工业密切相关。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11项指标有5项未达标,而这5项(空气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水环境质量达功能区标准;城市无劣五类水体,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5%,工业用水重复率≥80%;噪声环境质量达功能区标准;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3.5%)也都与工业有关。也就是说,未达标的12项指标中有9项都与工业有关,占75%。而这些指标完全可以通过生态产业建设来实现达标。换句话说,生态产业是沈阳建设生态城市的主线。

    突出沈阳生态产业建设的对策建议如下: 

    1.制定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各项规划及活动中融入产业生态化理念。

    (1)普及产业生态化的理念,在有条件的企业开设橱窗展示本企业的废物可再循环利用的途径、可生产的产品,或本企业产品可利用的废物。

    (2)根据“虚拟资源战略”、“生态足迹”理论,制定事宜沈阳生态产业发展的产业规划、资金投入规划,建立支持生态产业的政策及法律保障体系。

    (3)规范铁西新区、浑南高新区、沈北新区等区的工业布局,明确配套分工、合理充分利用资源及实现废物循环利用,坚决杜绝低水平恶性竞争。

    2.把节能减排作为推进产业生态化的突破口

    (1)政府应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推进重点节能项目建设,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对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和规划,建立并完善企业节能管理体系;

    (2)扶持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程;

    (3)建立与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资源、能源、环境等约束性指标;对新批准、核准、备案的项目按规定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在招商引资中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和限制进入;

    (4)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3.建立有利于产业生态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支撑体系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要利用财政、税收、补贴等经济手段,支持企业以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为核心,加大投入,特别是扶持大中型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瞄准市场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向企业生产转化。

    4.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做大做强环保产业

    (1)整合环境科技资源,建立科技创新体系。逐步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界限,加强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协作,建立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机制,形成开放式环境科研体系,提高全市环境保护科技的整体实力。建立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环境科技创新体系。

    (2)通过技术的支撑和引领,可以切实解决制约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应努力发展环境无害化技术、闭路循环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等。

    (3)展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生态保护及修复技术、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关键技术、科技平台建设和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研究等四大领域的科学研究。加强水污染削减、再生水开发、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环保材料开发及利用、循环经济、生态修复等科技创新。

    (4)进一步完善环保应用基础研究和环保实用技术研发两大科技平台建设,创建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和,使我市初步具备解决重大生态与环境问题和开发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能力,培养出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环境科技队伍,选拔一批在各专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环境科技总体实力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5)大力发展环保制造业和资源再生产业,做大做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业化优势的环保企业,形成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环保产业体系。建立布局合理的区域性资源再生产业园。

    如:废物资源化,工业固体废物及建筑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居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运与资源化循环利用,以及居民大件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的回收利用。

    形成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废旧日光灯管回收处理、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废有机溶剂回收处理等产业基地。力争到2010年,环保产业产值要达到同期GDP的8%以上。

    5.传统产业及行业的生态化改造

    传统行业中以推行清洁生产提升全行业的工艺技术水平;通过构建生态产业链、组建生态产业园、传统工业园的生态化转型实现物料循环。示范区可把若干工业生产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流动生产过程,每一个生产过程的废物都变成了下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料。构建成互补的生态工业链。

    6.传统企业的生态化改造及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

    在实现全部企业排污达标的基础上,不断削减“三废”排放量;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减少产品生产过程对原料、能源与资源的消耗;简化产品包装,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包装材料或容器;生产工艺与产品的生态化设计以及开发环境友好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品质与耐久性;加强产品使用或消费后的回收、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与处置。工业园区必须有中水处理设施、集中供暖、集中固体废弃物、企业间建立一种能源、材料共生利用的关系,如上一家企业生产中排放的水、气、固废等物质,在安装处理设备后就能供下一家企业利用,从而使整个工业园区达到低污染、高效益、“零排放”,幅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对于再生性能源产业,政府在初期将给予适当补贴,而个别不适应生态园发展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考虑强制退出。

                课题主持人:尉建新

                论文撰写人:胡筱敏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