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致公文苑>散文
念70年机场变迁 看今天一城繁
发布:汪思宁 日期:2021/11/05 来源: 

今年是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第八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在举国瞩目下魂归故里,电影《长津湖》成为时下现象级热播影片,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成为全国人民红色打卡地,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敬仰英雄已蔚然成风。

作为出国作战部队后勤补给的大后方,沈阳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1950年,沈阳刚解放不久,这个曾几何时在战火中洗礼的城市,也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城市建设面临严峻考验,百万人口的沈阳,居民却无隔夜之粮,市政建设还是以恢复城市基本设施、恢复工业生产为主。这一年朝鲜战争爆发。战争初期,美军在朝鲜战场占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多达1000余架的战机不分昼夜地疯狂轰炸,道路、桥梁被毁,补给线路受阻,周总理曾愤慨地说:“美军的飞机都炸到我们头上了”。面对制空权的争夺,中央果断做出决定,立即在沈阳抢修北陵、于洪、东塔三座军用机场,作为空军后方基地,全力支援朝鲜战场。沈阳接到任务后,立即着手落实。朱其文、焦若愚、李正风、高曙辉、谢树中连夜开会讨论方案,分工负责组织力量、协调物资。一夜未眠的李正风回到办公室,拿出周恩来总理给他签署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167号任命书,郑重地摆在了办公桌醒目的位置上……第二天,沈阳市委成立了国防工程修建委员会,朱其文作为修委会主任,李正风作为抢修三座军用机场的总指挥,协调全市修建力量。当天下午,焦若愚与李正风又开着一辆破旧的吉普车到东塔地区查勘地形,抓紧筹划抢修东塔机场……
1950年11月,沈北地区组织工人100多名、大车30台,克服天寒地冻的困难,抢修东塔机场跑道和掩体工程。经过6个月担土运石,车拉人拽,手拉肩扛,提前完成抢修任务。新城子、清水台、财落堡、蒲河、虎石台千名建筑工人,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仅用34天就完成各种掩体47个。
和平区积极动员,参加于洪机场抢修,连续三个月每天出动600-800名建筑工人,并派干部带队指挥;沈河区出动近两万人,动用数千台大车支援。苏家屯区组织民工战勤大队抢修于洪机场,按战时状态分4个中队,每个中队240人,战勤食堂40余人。为抢修掩体工程,他们在工地上不分白天黑夜,天气恶劣也要施工,有时冒着大雨奋战,浑身满是泥浆。
据统计,在修建3个机场过程中,沈阳市除动员机关干部、工矿职工、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外,还动员建筑工人约78.3万人、汽车5000多台、大马车9万多辆。在全城人民的支援下,三座机场在短时间内投入使用。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在这三座机场跑道上,坚持飞行训练,从这里出发奔赴朝鲜战场上空,与美国空军展开搏斗。据不完全统计,我空军拦截来犯敌机330余架,狠狠打击了美空军在朝鲜战场的嚣张气焰,一举打破美军在朝鲜战场的绝对制空权,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幅幅空战史上的奇观。
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曾说过:“虽然‘联合国军’的空、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切断共军的供应,然而共军的后方保障战线却以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送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今天,沈阳早已甩掉了没有机场的无奈与尴尬,已经拥有了最先进的民用机场。桃仙国际机场,是中国一级干线机场,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东北地区航空运输枢纽。现在正在扩建,即将实现货运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快递运输、国际联运及集疏运等“一站式”服务。
在桃仙机场上空俯瞰历史的厚重感,赏一城盛世繁华,遥想当年老一辈倾尽一城力,抢建三机场的艰难与热血,在沈阳这块热土上繁衍生息享受幸福生活的后辈们,怎能不热血沸腾、引以为傲?

历史的车轮转过了71年,71年沧桑巨变,沈阳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坚。东北核心、工业重地,数不胜数的荣誉穿越历史而来;踏实奋进、激情满怀,豪爽实干的沈阳人正书写新时代的浪漫!一曲斑斓歌,尽迎八方客。今天,沈阳已跻身营商环境全国标杆城市,正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作者:直属六支部党员汪思宁)


上一篇 | 下一篇